献礼祖国70岁华诞 龙塔学子演绎国粹魅力

2019-04-29 来源:CQTV《见证》 点击:...
CQTV《见证》讯(记者 敬天平 陈小玲 实习生 沈徐楠) 中华国粹激发报国情怀,和合教育成就多彩人生。4月25日上午,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学生综合素质现场展...
      CQTV《见证》讯(记者  敬天平  陈小玲   实习生  沈徐楠) 中华国粹激发报国情怀,和合教育成就多彩人生。4月25日上午,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学生综合素质现场展示活动在该校精彩开幕。
      重庆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陈焕奎,重庆市慈善总会副会长艾扬,渝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广莉,渝北区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艾道淳,龙塔街道党工委书记任山城等领导出席并观看演出。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校长魏正伦带领全校4000余名师生和家长共同展示学校和合教育丰硕成果,向祖国70华诞献礼。
      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校长魏正伦致开幕词,他表示,学校一直秉承和合教育,和美人生的办学理念,以和爱和谐的人性培养合作和融的品性修炼合作共进的品性修炼作为育人目标,为孩子的和美人生奠基。学校开展“和合艺术节”、“和合体育节”、“和合科技节”等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提炼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和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孩子们爱读书、善思考、会表达、懂礼数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老师和家长、孩子、社会融为一体,共同铸就孩子的成长。今后将继续发扬奋勇争先、不甘人后的龙塔精神,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关爱下,为将龙塔学校打造成为有特色、有品质、有文化的巴渝名校做出更多努力。
     渝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广莉对龙塔学校办学理念及所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次活动既是一次学校综合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场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宴,希望龙塔实验学校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丰富办学内涵,成为一所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学校,为全区素质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现场,学校还为践行和合教育的优秀教师和家长颁发奖项,授予他们2019年和合“魅力主任”、“魅力教研组长”、“魅力班主任”、“魅力教师”、“魅力家长”荣誉,鼓励老师们在教学岗位中继续努力,感谢家长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同时,重庆市慈善总会副会长艾扬、重庆海亚集团副总裁袁流、龙塔实验学校校长魏正伦三方签订了捐赠协议。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重庆市慈善总会副会长艾扬、重庆海亚集团副总裁袁流共同向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赠送1000万元捐赠牌。
     活动现场精彩纷呈,各类传统文化表演目不暇接,戏曲、歌舞、民乐演奏......同学们和老师们共同演绎出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文化缩影。精彩的表演也令现场来宾及家长掌声不断。现场还有70米书画创作展示,同学们一笔一划描绘出心中的美丽祖国。
     现场同学们不拘一格,尽情展示自我,挥毫泼墨、妙笔生花,水墨丹青,笔走龙蛇,一会儿工夫,一幅幅立意清新,想象丰富,主题鲜明的水墨画、素描、书法等作品跃然纸上,尽管孩子们还很稚嫩,但创作出的作品惟妙惟肖,不仅展示龙塔学子风采,也让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操场上,歌声肆意飞扬,红旗尽情挥舞。同学们列队摆出“中国70”队形,并在鼓点指挥下,迅速变换成“祖国万岁”的字样,寓意祖国70华诞,场面震撼,振奋人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当激昂的交响乐旋律响起,师生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歌颂祝福祖国的激情被迅速点燃,4000多名师生深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向祖国70周年华诞献礼。歌声激昂有力,回荡在整个校园。大家挥舞着国旗,洋溢着欢乐和骄傲,国旗飘扬在手中,更飘扬在每个人的心里。歌声化作祝福,满满地是对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在魏正伦校长的指导下,在负责老师和各班班主任的协调下,以及在全体同学的配合下,此次汇演从进场、观演到离场,各个环节井然有序,充分展现龙塔学校领导老师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和龙塔学子优良的道德品质。
近年来,为了把学生塑造成拥有“学会学习,能幸福生活,富有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等关键能力的时代新人。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着力打造以和合教育为主的和合环境文化、和合制度文化、和合课程文化、和合行为文化,体现办学内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时代追梦人。

 

活动现场


参与活动领导参观校园


渝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广莉 讲话


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校长 魏正伦 致开幕词


捐赠仪式


书画展示


葫芦丝演奏

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同学们摆出“中国70”队形


文艺展演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栏目热线:023-68888040                 
                  采访热线:1380 838 1949                                  





 

责任编辑:一  博